回上層
現在位置 >> 首頁>> 鄉土心鄉土情 >> 台南運河船塢
 

台南運河一景

左圖是民國37年拍攝的,地點是台南市最熱鬧,中正路盲段一條著名的歷史水道~台南運河船塢。 在開台之初,台南到安平是一片汪洋浩瀚的台江內海,往來之間船渡,迄至日據初期,日本政府曾計劃挖濬安平至台南這一段上游為五條港的舊運河接安平港, 但因舊運河淤塞嚴重,經費不足而作罷。新運河始掘於大正11年(1922),由台灣總督府技師松本虎太設計監造,總長3782公尺,寬37公尺,台南(中正路尾),安平(舊漁市場邊)各設一船塢,於大正15年(1926)竣;這條運河不但將安平港的航運延坤至台南市區,也擴大台南的街道幅員,並把清代舊運河接五條港至府城大街(民權路),其中心點為現在的水仙宮,也是當年三郊的總部,曾經是台灣最大的貿易區,是府城歷史的航道,獨占台灣經濟的命脈也一百多年,奠定台灣「一府」經濟繁榮的交通水道。轉換到新運河銜

接田町(中正路頂至西門路)、未廣町(中正路至忠義路)經台南州廳至大正町(中山路),連接火車站,延續了舊運河,成為貫穿全省的商業運輸功能。台灣光復之初台南運船塢,自圖片可看出水面青澈風景秀麗宜人,岸邊兩條人力小船,自日據時代就有供給遊客承租。在運河南岸也有數艘近海漁船,馬力約125-180HP,當時出入運河的船隻頗多,大多以近海漁船為主,又以澎湖及茄定的船隻較多。在河中有一載滿遊客的公共汽船,俗稱「碰碰船」正出發駛往安平站,當時票價尚比公共汽車便宜,單程約5角,筆者小時候曾乘坐過,船內位可坐上20人,內外可站20人以上,每逢節慶或假日,來往的碰碰船都擠得滿滿的,船的後座由於載重,距離水平面很近,但乘船的心情非常好,面向海風,眼看大自然的河畔有紅樹林,有不知名的海鳥及船經過時的波浪衝向沿岸的土提,就有數不清的毛蟹,俗稱「瘋馬」,奔入地洞,尤其在入夏暑期最多。圖中遠景有兩棵較高的房屋,左為大涼製冰廠(今如圖下的太白石大飯店)。


舊運河


現今太白石大飯店為古照片中的吉成製冰廠

 

當時運河船塢的周邊有許多的特色,運河段兩岸為運河南北街,運河北街則為全省醃漬海產之總批發,沿街約有數十家業者,營業時間幾乎自早到晚,聽陳姓業者說,他們旺市時到貨量高達數千件,每日市場的出入貨都有數萬件以上,因此許許多多貨運公司及鐵路貨運,天天在此穿梭不停,十分熱鬧。運河南街為漁會、魚市場、鮮魚在此市場拍賣後,加工包裝運出,還有周邊的製冰廠也特別多,印象深刻的有南安、大涼、吉成、漁民、台南.....等,專供鮮魚運輸冷凍處理之用。
還有一特色就是府城三大民俗之一∼此習俗自清代「南湖競渡」、「水仙宮前賽龍舟」都是府城的盛事,自新運河開通慶典,就開始舉辦龍舟競渡,這也沿襲往昔五條港碼頭工人每逢端午節的活動,這項民俗活動在台南己有二百多年的歷史了,也是運河最具代表的文化意象。在此當中台南運河曾發生最悲慘的翻船事件,是民國51年龍舟競賽,當時以運河南邊近黑橋為起跑點,往北岸海關前為終點,而岸邊人山人海,爭先看精采的女子組隊對決時,筆者目睹在對面西岸新南國小右側,有一艘擠滿觀眾的廢棄船,因偏一邊重心不穩,突然前後兩條繩索斷裂,當下翻覆溺斃22人,造成運河史上最大的悲劇,也因而划龍船停辦了11年之久,到62年才恢復舉行至今。
照片為自運河北岸海關前拍攝,對岸為黑橋,圖左大廈為中國城,圖右西岸是新南國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