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上層
現在位置 >> 首頁>> 鄉土心鄉土情 >> 舊南門市場(今府前路全台首學大廈)
  此照片約在民國28年(西元1939)拍照的,是日據時代舊南門市場,座落於今台南市府前路一段207號,也是筆者出生地。
  日據之初,日人有鑑於台南市街之市場多數集據路旁為市,致使市容雜亂、污穢有礙衛生及觀瞻,而陸續在各區計畫籌建市場,並制定營業管理辦法等,而舊南門市場興建於約民國20年(西元1931),其地基是以紅磚為主柱,屋頂橫樑是以大木建造的,構造牢固,在二次世界大戰時,前後的紅磚牆可見到被盟機掃射的彈痕,而前後出入口各有兩片木製大門,市場西側是南門小學(今建興國中),東側是愛國婦女會(今圖書館中區分館),南門市場正門面向府前路,市場內面積約有200坪,分東西兩排攤位,正中央為走道,當時的市場場長是一位日本人,在管理整個市場,起初經營者的條件,是需讀過小學懂得日本話的生意人,才可固定的設攤經營,並每日補助5元來鼓勵業者。東邊 排第一攤位是日本人大田先生經營花卉蔬果種子,往南是魚販部,由黃金印供貨源,由蔡賊現場經營,接著是肉品部有張讚、張姻塵及東門陳組合經營,接下來是雜貨部,由許輝茂經營,最南靠近門口是事務所,也是電話連絡處並聘請一位很得人緣的戴小姐名阿雲。
圖A 作者的母親(坐著)今已是83歲的老阿嬤,與小姑和女兒合影
而西邊排第一個攤位是源福經營食品罐頭及汽水,及福伯販賣粉圓、米糕粥,而南半部是李澤(筆者父親)經營蔬果部,以上是市場開基固定的業者,當然有些是臨時的 攤販,當時在日人統治下買賣規則極為嚴格,進貨的農產品都要合法,尤其管制的配給品,大家也都知道日本警察處罰是兇出名的,聽母親口述日本人購買東西是很守規矩,尤其日本婦女很有禮貌,在物質缺乏時,有些食物是實施配給,如肉品每包是五兩裝,每人最多僅買兩包,他們不會爭先恐後,一有人潮都會很自動的排隊購買。這也是日本教育可取之處。台灣光復後,日人撤退離台,台灣政府接管,但是對市場管理辦法尚未進入軌道,市場管理寬鬆,而導致惡性競爭,促使正規市場經營者,逐漸被場外交易的攤販所淘汰(至今攤販政策尚無完整規範),南門市場也受到衝擊生意一落千丈,攤販各自為政,甚至在市場內搭建自宅,久而久之成了有名無實的市場。
圖B 舊南門市場新建全貌 照片取自《府城今昔》
  民國68年前市長蘇南成將市場用地廢除,更改為住宅,並終止市場內外用戶每月900元的租金,部份改繳房屋稅,至民國79年4月3日市政府公開標售該市有地,原本市場有37戶31人佔用者,協調好參與投標,但被一位王姓有備而來競標得逞該地,因而引起住戶優先權的問題,向市府抗議市府標售不公,後來經市府馬上辦中心主任黃灶及市長施治明出面安撫,將與得標人情商協調,給予合理補償佔用戶的承諾才平息怒氣。
現舊南門市場已被夷為平地,但時常可見郅日本歐巴桑,三五成群的來此尋找他們早年的記憶,甚至也有人要買當年他們最吃的龍眼、芒果(以模糊的台語音),有些與母親談起難以忘懷的往事,也都感動流淚。

光復後的南門市場